夥伴與項目

中國:北京房山區竇店鎮村落氣候韌性提升項目

項目時間:

2024年3月至2025年2月

合作夥伴:

無國界社工

背景

2023年7月至8月,在颱風與南下強冷空氣的雙重影響下,中國華北地區遭遇百年未遇的洪災,僅北京房山和門頭溝兩區受影響人數就達近130萬人。這是氣候變化導致的極端天氣引發的災害之一,而北方農業社區在生產與生活中尚未建立起充分的災害應對能力,亟需提升適應技能與可持續能力。

亞洲農村一直保留焚燒秸稈的生產習慣,這會造成空氣污染,也影響土壤肥力導致減產;並且直接帶來碳排放。雖然中國政府自1999年起實施了嚴格的禁止秸稈焚燒政策,但部分地區因缺乏秸稈資源化處理的替代性技術而存在農戶違規私自焚燒的風險。

北京房山區竇店鎮基層部門及村民希望探索將秸稈和農村有機廢棄物就地資源化轉化的技術,提升自身氣候變化適應能力。

本項目回應氣候變化引發的極端天氣頻發狀態下,基層部門和鄉村社區提升能力的需求,通過系列項目內容促進當地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項目特點

  • 項目旨在支持農村社區提升災害應對意識與自救能力,促進當地農業有機廢棄物就地資源化轉化而貢獻於碳減排;
  • 基於當地現實,設計災害回應行動計劃:通過家庭應急包知識交流、村莊災害風險評估、村莊能力培訓、青年志願者應急團隊建設、確立災害響應流程並實施演練等一系列綜合手法,完成項目地水災應急能力的全面提升;
  • 建立秸稈和農業有機廢棄物回收系統,培訓村莊與基層組織使用技能;建立秸稈和園林廢棄物回收管理系統,為受益人提供運用回收系統的技術知識和能力建設。

項目成果

  • 密切結合當地已有機制,提高項目效果可持續性。合作夥伴無國界社工與房山區區團委及竇店鎮團委合作,將應對洪災能力建設培訓與當地防汛體系賦能相結合,精准聚焦防汛工作人員、村落骨幹及志願者等人群開展培訓;
  • 推動應急機制覆蓋家庭與社區,促進了民間自救與社區互救的相互銜接,構建韌性社區。從家庭應急物資包知識到社區互救的機制設計,以及災後及時清理和防疫要點,都通過培訓和演練納入了當地應急救災流程中;
  • 將農業有機廢棄物就地資源化處理與村莊生計發展結合,實現「變廢為寶」的同時,貢獻於綠色低碳發展。項目探索了村莊集體林場定期修剪的園林廢棄物進行高溫好氧堆肥發酵,製備菌菇基質,菌菇種植完畢的基質作為有機肥料或土壤改良劑,用於大田種植。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