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伴與項目

印度尼西亞:農村社區農業焚燒轉型探索項目

項目時間:

2020年3月至2024年3月

合作夥伴:

良田基金會(FIELD, Farmers’ Initiatives for Ecological Livelihoods and Democracy)

背景

生物質燃燒指農作物收穫之後田間殘留物的焚燒、雜草露天焚燒以及林地燒荒清地等。作為全球主要農業生產國之一,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研究指出,印尼全國32%的土地用於農業生產 (FAO, 2018),主要生產主體涵蓋了大型種植園、國營或私營農場、小農戶等多種類型。無論是農作物殘渣焚燒、還是種植園燒地清理土地等,這些農業生物質焚燒已成為印尼溫室氣體的主要排放源。由此造成生態系統被破壞、土壤平衡被打破、土壤養分不斷流失、火災風險加大、人類健康因空氣污染而受到影響等生態挑戰。此外,印度尼西亞擁有全球一半的熱帶泥炭地,作為重要「碳匯」,泥炭地有效儲存了有機物轉化的二氧化碳於地下,當焚燒導致泥炭地被排乾或燃燒時,泥炭會分解並釋放儲存碳到大氣中,加劇氣候變化的衝擊和影響。

基於上述背景,人與自然同行基金會自2020年起支持印尼當地夥伴採用多種方式,在多個社區開展探索,取得了令人振奮的項目成果。

項目特色

  • 項目賦能目標群體聚焦于小農戶骨幹、農場主、基層農業部門工作人員等,向他們傳授免耕、覆蓋等生物質焚燒替代耕作方法;
  • 項目首先啟動對於當地基本狀況的調研,基於調研結果採用行為科學研究團隊的建議,制定項目干預方案和培訓內容;
  • 在培訓內容與課程開發、社區宣傳、網絡成員激勵等全過程中,將社會、心理、環境影響和行文原則充分融入考量維度,提高項目內容的可持續性。

項目成果

  • 實施項目的蘇門答臘、加里曼丹兩個地區,生物質焚燒現象大為減少;
  • 免耕、覆蓋等耕作技術被充分學習並應用後,當地玉米和水稻作物,以及茄子、豆類等經濟作物的產量均有所增加。農民試驗顯示:與傳統耕作方式相比,採用免生物質焚燒農耕技術的水稻作物產量最高可增加100%;
  • 項目地的土壤耐旱度、營員成分均有所提高;
  • 當地農民和農場主等生產者親身體驗到新方法帶來的良好成效,免生物質焚燒理念大為提高。
返回頂端